2024年9月22日 星期日
详细内容
“奉献律师”成“终身荣誉村民”
来源:南湖晚报发布时间:2012年06月06日作者:

      什么是“终身荣誉村民”?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在拥有近20个村民小组的海宁市海昌街道勤民村村民看来,这是对全心全意帮助他们却不收取分文报酬的老朋友的最高敬意;在从业28年的资深律师朱剑东看来,则更是一份信任和责任。

  现年46岁的朱剑东,是个地地道道的城里人,20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却与一个偏远乡村结下情谊;3年前,他又当起这个村的“法律顾问”,免费为村民提供各类法律服务,还不收一分代理费帮村里打赢了涉案120万元的“救命官司”,村里为此想请请他,他却连饭也不肯吃……

  村民于是想出了个办法——授予他“终身荣誉村民”的称号。这些天,朱剑东的这份别样荣誉连同他的那句“我不想做没有一点奉献精神的律师”的口头禅,成了不少市民热议的对象。

 

把结对村当家


  勤民村位于海昌街道东北角,是海昌街道距海宁市区最远的一个村子,也是海宁为数不多的经济欠发达村。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勤民村,村委会主任何建忠一说到朱剑东就赞不绝口。“这真是个很有爱心的好律师啊!”何建忠说,早在1992年,朱剑东就作为海宁司法行政系统的下派干部到勤民村当了一年的村长助理,“2009年实行一村一法律顾问时,朱律师本来被分到了其他村,但由于和我们村有感情,他就与其他律师调换来到了我们村。”

  据何建忠介绍,朱剑东是从业28年的资深律师,尽管工作很忙,但他对村里的事非常尽心,“他成为村里的法律顾问后,无论谁有什么事,他都免费提供帮助;要是没人打电话,他还会主动上门看看村里有没有什么困难……他完全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

 

被授予“最高荣誉”


  勤民村由于经济落后,曾和一家企业签订协议,共同投资建厂房搞联营生产,双方合作一段时间后,却出现了一些矛盾。去年6月,这家企业将勤民村合作社告上法庭,要求法院判其归还借款120万元,并赔偿利息损失近8万元。

  “当时,勤民股份经济合作社仅有100多万元流动资金,而且是多年积累的集体资产。法院立案后,合作社的资金被暂时冻结,我们要是请律师,近五六万元的代理费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真让人不知如何是好……”勤民村的一名村干部说,无奈之下,他们找到朱剑东咨询情况,“没料想朱律师了解这一情况后,竟当场答应要为我们代理这场官司。”

  朱剑东代理这起案子后,一丝不苟地查阅资料,四处走访,收集材料,终于在去年10月26日让对方败诉。但原告没有就此放弃,反而从省城请来律师,再次将勤民村合作社告上法庭。朱剑东沉着应战,最终打赢了官司。

  两次打赢“救命官司”,朱剑东都不收一分代理费,村民们过意不去,就想请他吃顿饭,但三番五次的邀请都被他谢绝了。村民实在没招,就给他制作了一本“终身荣誉村民”的大红证书,这回,他毫不客气地收下了。

 

浓浓乡情化不开


  “我生在城镇,长在城镇,一走出校门就进了机关,之前对农村可以说是毫无了解,但1992年的下派驻村使我对农村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浓得化不开,不少朋友还戏称我为‘洋农民’!”朱剑东笑着对记者说。

  “那时,我每天都要骑50多分钟的自行车去勤民村上班,天气不好时还要住在小窑场里,条件很艰苦,但那里淳朴的民风却深深感染了我……17年后,当我再去做法律顾问时,发现那里的民风依旧淳朴,但村级经济相对落后,我就想利用专长为村里做点事。”

  “勤民村授予我‘终身荣誉村民’,既是一份信任,更是一份责任。”朱剑东说,在与勤民村结对之后,他也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了农村群众对于法律知识的迫切需求。目前,他在为勤民村无偿提供法律服务的同时,还义务当起了泾长村的“法律顾问”。